朱槿(Hibiscusrosa-sinensis)又名朱槿牡丹、扶桑、佛桑、大红花。锦蔡科。
形态特征: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茎直立,分枝多,株高可达2m。叶广卵形,互生,叶缘有锯齿,叶面平滑无毛。花着生于叶腋间,有单瓣及重瓣之分,有白、黄、粉、红等色。花期6月-9月。以光线充足、温度较高为开花适期。
繁栽要点:以扦插繁殖为主。2月-3月间在温室内结合修剪整枝进行,6月-7月则可在室外进行扦插。插后宜庇荫,并盖塑料薄膜保诗湿度。在18-25摄氏度的温度和70%-80%的相对湿度下,约经1个月可生根,因品种不同,其成活率30%-90%不等。也可用用蘸生根粉后进行扦插,可使扦插成活率提高。或用芽接或枝接方法繁殖,此法除特殊需要外很少应用,且繁殖量少。
朱槿为喜阳花卉,喜温暖倔候及湿润土壤,不耐寒霜。北方需于10月上、中旬移入高温温室内光照充足处过冬,室温不能低于15摄氏度,温度过低引起落叶,成为影响来年开花的重要原因。入室后浇水注意不宜过多,尢忌在枝干基部土面有积水,防止基部皮层腐烂。来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室,初期应置背风向阳处,最好每年在出室时进行一次修剪、换盆工作,同时去除老根、腐根、添加新土和基肥,生长季节还需每周施一次稀薄液肥,促使叶色深绿、开花繁茂。北方用盆栽,南方则多地栽。广东一带可用某些枝条长而柔软的品种地栽编篱观赏。
栽培简史与花文化:朱槿原产中国,广东、福建、云南、台湾等地栽培极多。《南越笔记》称之为佛桑,《广群芳谱》称扶桑,《南方草木状》则称之为赤桑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东海日出处的扶桑树,此花光艳照日,其叶如桑。”故称为扶桑。其花光艳照日又称为日及;其外貌又似木槿,故有朱槿、赤槿之名。唐代诗人李绅的《朱槿花》诗曰:“瘴烟长暖无霜雪,槿艳繁花满树红。繁叹芳菲四时厌,不知开落有春风。”
古代称南方山林中那种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之气为瘴气。第一句指朱槿产地闽、粤的山中有瘴气,而又长年温暖无霜雪,以阐明朱槿生长的环境状况。先描写产地气候,将人的感觉带进了温暖的南国,也寓意这种独特的天时地利造就了这种异树奇葩;第二句是描绘和赞赏朱槿的风姿、神韵、色彩、花繁;最后两句是描写朱槿繁花满枝,红艳无比,且四时开花不厌,它并不因春风之来而开,也不以春风之去而凋。此诗将朱槿的外在美和内在品格描写得维妙维肖。今人爱朱槿,让此花走遍大江南北,朱槿之花处处可见。古人爱朱槿更胜今人一筹。宋代诗人蔡襄酷爱朱槿,在漳州做写事判官时,晚秋季节,在西耕园驿庭园内看到数十株朱槿,当即时作诗赞赏,不久他离漳州东下,临行前特地去观看一回,又作诗一首。15年后,他再次来到漳州,专程去观赏朱槿,并写了一篇小序,将前后15年3次观赏不槿之事记录下来留作纪念。15年之久不忘朱槿,诗人爱此花之深切可见工斑。古代妇女还以朱槿簪于发间。当今江南庭院种植朱槿之多,北方的盆栽朱槿之多,不亚地其他奇花异。这不仅是由于它的美,恐怕也由于它向人们索取的少,而供人们欣赏的多,是它能在全国各地广为栽种应用的原因